读《自控力》有感

Date
Aug 15, 2019
Tag
Housekeeping
依然记得大二在浙大玉泉上计算机网络的时候,神奇老师郑扣根曾说过自己看一本书之前,会花很多时间研究作者的来历,从而避免这是一本烂书而浪费时间。我读工具书的时候也不免有这方面的担心。因为工具书不比小说,工具书里学到的技能是会实践在生活中的,而小说如果写得很烂大不了就遗忘了。作者是一个年轻的斯坦福大学讲师和心理学家,出版这本书的时候仅有34岁。说实话因此一刚开始我有一些不放心,怕这本书里面的理论和方法不靠谱。抱着怀疑的态度去读这本书的过程中,我渐渐被作者的理论所说服。首先她的理论都有实验数据支撑,逻辑推理也令人信服。更重要的是,我按照她的理论和相对应的实践,几乎都能在生活中找到自己从前的影子。我之前所经历过的挣扎与最后摸索出来的解决方案,其实都符合她的分析,我的解决方案也是她所提供的方案的简陋版。逐渐地在这一过程中,我开始对这位作者有了信任,并愿意去接受她在这本书里所介绍的方法。我开始觉得,如果自己能早点碰到这本书,可能我的本科生涯会过得更加顺遂。但无论如何,我的本科生涯已经结束了。现在遇到这本书也不算晚,可以把其中的理论应用在我接下来的全职生活和日常生活中。接下来分享我在读这本书的过程中发现的几个我深以为然的观点吧。
在石器时代,交朋友和与人打交道的方式和今天没什么不同:邻居需要遮风挡雨的地方时,你不妨帮他一把;别人缺吃少穿的时候,你不妨分他一点;而且千万不要对别人说“那件衣服让你好显胖”。
这句话其实和自控力并没有太大的联系,但我依然觉得有意思。我之前以为所谓君子之交淡如水,大家不会说交朋友是因为相互索取相互帮忙,而是因为有共同的兴趣爱好,有共同的理想抱负。但更多时候,人的社交网络其实是服务于个人发展的。冷漠的性格,不愿给予一味索取,不管兴趣爱好理想抱负多么契合,人们也不太愿意和这样的人做朋友。和大多数人做朋友,就是在他人需要帮助的时候挺身而出,在他人需要陪伴的时候分享自己的时间,并在生活中谨言慎行,不要中伤他人。
任何给你的身心带来压力的东西都会影响自控力的生理基础,甚至会摧毁你的意志力。
正如适度的压力是有意义的健康生活不可缺少的一部分,适当的自控也是必需的。但是正如慢性压力会影响健康一样,试图控制所有的思想、情绪和行为也是一剂毒药,会给你带去过重的生理负担。
自控和压力反应一样,都是颇具技巧性的应对挑战的策略。但和压力的道理一样,如果我们长期地、不间断地自控,就很有可能遇上麻烦。我们需要时间来恢复自控消耗的体力,有时也需要把脑力和体力消耗在别的方面。为了能够保持健康、维持幸福生活,你需要放弃对意志力的完美控制。即便你增强了自己的意志力,你也不可能完全控制自己想什么、感觉什么、说什么或者做什么。你需要明智地使用意志力的能量。
记得2019年三四月份求职期间心理压力大,为了坚持刷题而采用了任性的作息。当时的自己是没有足够的自控力去让自己能够在实习一天下班后,不休息直接开始学习的。虽然明知吃了晚饭就去睡觉直到晚上9点多甚至10点多才醒来,再刷题刷到2点左右睡觉这种作息方式很不健康,但是为了不总是神经紧绷着去试图控制自己,我放任自己去以这种方式去放松。虽然不健康,但我也成功地在这段时间内刷了不少题,面了不少公司,最后成功拿到了全职offer。
自控力就像肌肉一样有极限。 意志力的肌肉模式告诉我们,自控力从早上到晚上会逐渐减弱。你可以通过了解自己来更明智地规划日程,以便在意志力耗尽的时候克制住自己。
确实很多事情在早上刚起床时,自己的大脑还没有处理新的信息,这个时候做一些需要意志力的事就会比较轻松。如果把这些事情拖到晚上才做,可能最后就什么也没做,因为很有可能白天一整天下来由于过于疲惫而找理由放弃。所以早上背单词的效率高于晚上,也因此晨跑比夜跑更容易坚持。
疲惫只不过是大脑产生的某种反应,好让我们停下来。这就像焦虑会让我们不去做危险的事情,恶心会让我们不去吃讨厌的东西一样。但因为疲惫是一种预先警报系统,所以极限运动员能不断突破常人眼中的身体极限。这些运动员知道,第一波疲惫感绝对不是自己真正的极限,只要有了足够的动力,他们就能挺过去。
我是一个作息不那么健康的人(我也正努力改变这一不良的习惯),时不时会克制不住自己熬夜。这些熬夜大多数是因为写完作业放松打游戏,少部分是作业实在太多赶到很晚。但我能明显地感觉到,熬夜学习和熬夜打游戏是完全不同的难度,熬夜打游戏虽然身体也会感到疲惫,但因为大脑处于兴奋状态,可以一直撑到四五点甚至到第二天天亮。但是熬夜学习就会很煎熬,比如大二OOP小组在紫金港北街写作业,2点多的时候感觉大脑已经麻木了,而且也因为对做的内容兴趣有限而感到枯燥。这个时候,可能还能再撑一会儿就能突破极限。打游戏因为有趣所以有动力可以挺过去,但写作业因为相对枯燥就难以突破第一道疲惫的极限。当然希望不管身体的疲惫极限是否已经达到,以后自己都尽量不要熬夜。但心理疲惫又是另外一回事了,有的时候坚持一把,可能就能突破自己原所以为的心理极限,就能挺过生活的难关。
无论取得进步时我们是轻轻拍拍背鼓励自己,还是记起了自己过去是如何抵抗诱惑的,我们很快就会认为,过去的善行应该得到称赞。但“道德许可”并不只计算过去的善行,我们同样可能看到未来,认为我们计划要做的善行也值得称赞。
这点对以后的自己可以起到一定的警醒作用。不要想着自己已经坚持跑步一周,可以好好休息一天犒劳自己,而应着眼于长期的坚持和自己的愿景。要想着自己可以不间断再坚持一周。不要有“今天休息,明天继续”的偷懒想法。长此以往,慢跑的习惯才能坚持下去。
同时我们还认为,良好的选择可以抵消放纵的行为。研究人员发现,如果把吉士汉堡和绿色沙拉一起端上来,客人会觉得吉士汉堡比单独端上来时少了很多卡路里。这根本就说不通,除非你相信把莴苣放在盘子上能像变魔法一样把卡路里变没。
在SAP实习期间,为了减肥和健康,我坚持每周一周二吃Subway。但我也因此在周三的buddy lunch中尽情吃喝。我的体重曲线就变成了每周三早上减少,每周四早上陡升。
从本质上看,道德许可就是一种身份危机。我们之所以会奖励自己的良好行为,是因为我们内心深处认为,真正的自己想做坏事。从这点来看,每次自控都是一种惩罚,只有放纵自我才是奖励。但我们为什么一定要这样看待自己呢?想要走出“道德许可”的陷阱,我们就要知道,那个想变好的自己才是真正的自己,想按核心价值观生活的自己。如此一来,我们就不会认为那个冲动、懒散、容易受诱惑的自己是“真正”的自己了。我们就不会再表现得像个必须被强迫完成目标、然后为作出的努力索要奖励的人了。
这句话说得不能更准确了。有一个非常经典的例子是,给完成拼图任务的小孩以糖果奖励,下次没有糖果的时候小孩就不会主动去拼图。所以我们要做的是认同目标本身,而不是觉得真正的自己其实并不想做这件事。
出人意料的是,增强责任感的不是罪恶感,而是自我谅解。研究人员发现,在个人挫折面前,持自我同情态度的人比持自我批评的态度的人更愿意承担责任。他们也更愿意接受别人的反馈和建议,更可能从这种经历中学到东西。
在SFU的两年挫折经历中,我既批评自己,质疑自己为什么总是重复地犯错误。但是我 也尝试去安慰自己,不断给自己加油打气,给自己以自信。因此自己有动力一直努力不放弃。我很难想象如果一味埋怨自己导致自暴自弃,自己最终会这么样。
越是不让我们想一件事,我们就会越去想它。对焦虑、沮丧、节食、上瘾的最新调查证实,把“我不要”的力量用在涉及思想、情感的内心世界,它就会失效。当深入内心世界时,我们会发现,我们需要给自控一个全新的定义,给放弃自控留出一点空间来。
试图不去想某件事,它就会一直萦绕在你脑海中。这就导致了第二个问题:当人们试图摆脱一种想法,它却不断回到脑海中时,人们很可能认为它一定是真的。为什么这个想法会不断浮现?我们相信,我们的思想是信息的重要来源。当一个想法频繁出现、难以摆脱时,人们会很自然地认为它是需要关注的重要消息。
如果想让自己远离精神痛苦,人们就需要与这些想法和平相处,而不是把它们推到一边。
自己在初中临近中考以及刚进高中时,发现每次重大考试,脑中就开始放一些洗脑的音乐。本来考试就需要大脑集中精力,才能保证正确了解题意并解题。但只要音乐开始播放,自己就开始焦躁不安,试图去抑制这种莫名其妙出现的音乐。然而越是想要抑制,这音乐越是挥之不去。记得有一次物理还是数学考试最后的半个小时,本该有充足的时间去解决压轴题,但因为音乐在脑中不断播放而自己又很努力地去抑制却没有作用,自己崩溃到无法正常思考。好像提前批考试的时候也依然有音乐在耳边环绕,但因为那次考试实在过于重要因而自己竟然能强大的弃之不理。不知怎么的后来高考就没有这样的问题出现。如果当时自己有看过这本书,我就不会勉强自己去压抑脑海中的音乐,可能也就能够更早地摆脱它。
其实这本书还有不少很有价值的观点,由于本文的篇幅就不赘述了。但总的阅读体验而言,因为有体验共鸣,所以读起来颇有豁然开朗的感觉。作者的一些理论也和自己通过在生活中实践总结下来的经验达成了一致,我也因为自己正确的实践理论而颇感自豪。希望自己能够有时间在多回顾这本书提及的理论和方法,与自己的生活多结合多感悟,并把学到的方法在生活中去实践,不断去磨练和提高自己的自控力。